東北振興出臺意見 電力PPP為重點
2015-08-15
據悉,國家發改委即將出臺《全面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東北地區的出口拉動力低,消費又是慢變量,在此情況下,下一步投資不能再投向過剩領域,而應投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益設施建設,同時深化投融資改革,發揮PPP的作用,更多吸引民間資本,特別是在輸電通道和電水氣暖等領域的投資。
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并未明顯緩解,投資拉動仍然是主要方法之一,包括PPP在內的投融資體制改革的嘗試也如火如荼地在各地展開。
在東北、PPP在扮演著一個全新的角色——在更大程度上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引導社會資本投向更多領域。如果此次能夠在東北地區探索出一個樣本模式,對于全國PPP發展來說,具有很大典范意義。
PPP模式,即“公共部門—私人企業—合作”模式,指的是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建立伙伴關系,共同提供公共產品或服務,是20世紀90年代后出現的一種新的融資模式。PPP融資的實質是政府通過授予私營公司長期的經營權和收益權來換取社會投資,并冀以提高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效率。與BOT相比,PPP的優點在于政府能夠分擔投資風險,降低融資難度,雙方合作也能夠協調不同利益主體的不同目標,形成社會利益最大化。
當前,東北地區工業用電量下降快,電力消納存在困難。今年截至6月初,東北全社會用電量同比下降1.45%,鞍山、本溪、吉林等重工業城市,用電量出現兩位數下降。
2014年,東北地區全網發電利用小時數是全國最低的。全年電量盈余1266億千瓦時,估算導致區域GDP損失約1個百分點。這導致了大量發電產能閑置,也給新能源發展設置了障礙。
截至2014年底,東北的清潔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已達3357.1萬千瓦,占總發電裝機的28.3%,較2010年提高了8.5個百分點;清潔能源為電力系統提供了683億千瓦時的電量,占總發電量的16.3%,較2010年提高了5.6個百分點。值得一提的是,到2014年底,風電裝機達到2282.6萬千瓦,是2010年風電裝機的2.2倍;風電已經取代水電,成為東北電力系統第二大電源。
在風電“大躍進”的同時,東北的核電、生物質與光伏發電也獲進展。截至2014年底,已有并網核電裝機224萬千瓦,已核準或列入國家規劃的核電裝機698萬千瓦;已并網生物質發電裝機103.34萬千瓦,光伏發電裝機45.22萬千瓦。
不過,清潔能源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成長的煩惱”。東北地區的“窩電”,遲滯了清潔能源的前進步伐。
東北地區電源裝機增速一直超出負荷增速,電力盈余不斷擴大。區域全口徑裝機容量已由2006年的4788.1萬千瓦,增長到2014年的1.18億千瓦,年均增速12%,高于最大負荷增速5個百分點。
電力盈余、經濟下滑,再加上調峰供熱矛盾突出、外送通道不足,嚴重影響了東北電網對清潔能源的消納。東北能源監管局的統計顯示,近五年來,東北地區的累計棄風電量已達244.54億千瓦時。
國家應明確東北地區電力輸出的戰略定位,加大東北地區電能外送力度,實現資源更大范圍的優化配置。建設東北地區的電力外送通道,從短期看能解決“窩電”問題,從長遠看能將東北打造成向關內輸送廉價、清潔電能的煤電和風電基地。
此外,要有序放開公益性和調節性以外的發電計劃,切實履行可再生能源全額保障性收購義務;推廣低谷儲能式電采暖,推動能源替代,拉動用電負荷,緩解電網調峰壓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