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電改影響三類人:電網職工、電力用戶及新能源企業
2015-03-25
端著“鐵飯碗”的電網員工辭職?如果有了更好的創業選擇,為什么不呢?近日,有業內人士表示,新電改方案力主進一步市場化,為電力行業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間,目前行業內已經出現電網體制內的員工辭職,響應新電改中售電側放開,鼓勵多元化進入的政策,并自主創業的現象。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王禹民近日透露,《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即將出臺。從去年年底開始,外界關于新電改方案獲高層批復即將出臺的消息便層出不窮,此次是官方首次表態確認此事。王禹民提出的具體改革措施包括在發、售電側形成有效競爭、分離輸配電價和發售電價、促進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等。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受新電改影響顯著的群體包括電網職工、電力用戶和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
電網職工:下海創業,參與售電側競爭有優勢
“以前電網職工主動辭職下海創業真的是很少見的事情,但現在在電網系統內已經聽說好幾起了。”國網能源研究院的相關專家告訴記者。
這一改變,來源于業內等待超過十年的“新電改”。根據王禹民透露的新電改方案,涉及電網業務的改革包括建立市場化交易體系,區分競爭性和壟斷性環節,在發電側和售電側形成有效競爭,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理順電價形成機制,逐步放開上網電價和銷售電價,把輸配電價與發售電價在形成機制上分開;優化電源和電網布局,加強電網統籌規劃,完善電力監管措施和手段,改進監管方法等。
中國社會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張安華告訴記者:“簡單地說,發電廠負責發電,電網負責輸送,銷售公司負責賣電。當電網把電力輸送到城市,進入城市的變電站之后,由銷售公司通過配電網把電賣給用戶。所謂售電側改革,就是由電網獨買都賣變成多家公司售電,用戶可自主根據服務質量來進行選擇。”
因此,電網成了新電改首當其沖的受影響者:不能再一手買電,一手賣電了,連“準許收益”(輸配電價)都由國家來核定。根據深圳輸配電價改革試點的方案,深圳市輸配電價的核價基礎為深圳供電局的輸配電資產和業務。輸配電價按照成本加收益的管制方式確定。輸配電價總水平等于輸配電總準許收入除以總輸配電量。而輸配電價監管包括總收入監管與價格結構監管。數據顯示,該次輸配電成本核算過程中,深圳電網2015年新增投資將降至38億元以下。
如果“電老虎”成為了過去,那么自主創業或許的確是不錯的選擇。“如果電網的售電部分被剝離了,肯定要解決就業問題,這些人去干什么?以他們的知識和技術水平,無論是參與混合所有制的售電公司還是自己找投資成立售電公司都是不錯的選擇,也具有天然的優勢。”
當然,“瞄”上售電側改革的并非只有電網員工,發電企業如五大電力集團以及有資金實力的民營資本集團都有望率先進入其中,供求雙方直接對接、市場化定價的售電市場將逐漸形成和壯大。
電力用戶:以后購電像淘寶?
在智能電卡普及之后,用支付寶快捷方式繳電費已經成為很多人的選擇。但或許人們想象不到,未來理想狀態的購電系統很可能也會像淘寶購物一樣,用戶通過售電公司提供的平臺,與發電企業直接對接,貨比三家。支付之后,發電企業發電,由售電公司聯系電網公司安排輸配線路,用戶只需要像平常網購之后等快遞一樣,在家等著電送到即可。
受訪專家認為,這種狀態,正是新電改想要達到的目標。
中電國際政策研究部副主任王冬容表示,目前電網公司24小時內排除故障,僅僅是滿足了客戶的基本需求——有電可用。未來,電力和互聯網深度融合,可以滿足客戶更高層的需求,這其中包括能源服務和電力調配。
事實上,在歐美國家,電力、互聯網的深度結合,已經致使大量創業型的能源互聯網企業應運而生,滿足了客戶的各種不同需求。這必定在中國電改后得到復制。
對民用電力客戶而言,電力與互聯網的結合,可以幫助自己隨時了解電力供求信息,更精準有效地使用廉價能源。在美國,用戶通過智能手機,可以遠程調控家用電器,幫助業主節約成本。
此道理,也適用于工商用戶。電力互聯網,能夠幫助企業主清晰了解能源即時價格的變動。對于電力質量有著特殊要求的電力用戶,能源互聯網服務商能夠提供全套的能源管理解決方案。
對于公眾最關注的電改究竟會否推高電價的問題,國網能源研究院的相關專家表示,由于目前電力供應相對寬松,煤炭價格較低,所以如果進行市場化定價,發電企業和煤炭企業都會面臨激烈競爭,這種競爭將會導致電價在一定程度上下降,所以以目前的市場環境來看,暫時不用擔心新電改會推高電價。
裝機排名第二的發電企業國電集團的兩會代表在近日接受采訪時判斷,按照電改思路,電量計劃將會放開,火電企業將進入直接交易市場,企業必須要面向市場找電量,將引發電價“血拼”。電價定價權也要下放,輸配電價地方來定,上網電價市場來定,地方政府必然把電力作為經濟杠桿,通過降電價拉動當地經濟增長。
新能源企業:不再是“垃圾電”?
近年來,我國清潔能源發展迅猛。截至2014年9月底,全國清潔能源累計裝機容量突破4億千瓦,占全部電力裝機30%以上。其中,水電累計裝機容量超過2.9億千瓦,風電達到8497萬千瓦,太陽能光伏發電超過2000萬千瓦。
不過,電源與電力市場不匹配,造成了棄風、棄光、棄水的難題,也成為電力體制改革面臨的一大癥結。據統計,2013年全國因棄風限電造成的損失電量為162億千瓦時,棄風率達10.7%;2013年棄光電量約為3.03億千瓦時,棄光率約為13.78%。
新電改能否解決新能源被稱作“垃圾電”的問題?“新電改的市場化思路對清潔能源發電來說可謂‘雙刃劍’。好處在于電網如果只靠收‘過路費’盈利,那么顯然更容易無差別地接入達到安全和穩定運行指標的各種電源,所以新電改可以解決清潔能源的電網接入問題。但問題在于,市場化之后,電網不再統購包銷,由用戶自主選擇用電,政策就幫不了清潔能源的忙了,清潔能源只能靠自己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來吸引用戶。”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因此,受訪專家認為,面對新電改將帶來的改變,清潔能源發電行業應該盡快降低成本,告別國家補貼,參與到市場競爭中去,發揮“綠電”優勢,與火電一爭高下。
相關新聞